美国电影金融公司落沪 好莱坞完片担保首进中国

2015/1/22 0:00:00

来源澎湃新闻

航都文化投资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全球最大完片担保公司美国电影金融有限公司(FFI)落户上海自贸区。  澎湃新闻记者  雍凯  图

        完片担保(completion guarantee),是用以规避影视制作风险,保证投资人所投资的影视产品能够符合前期约定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且如期按预算交付的一种融资性担保产品。随着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爆发式的增长,“完片担保”这一在成熟电影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逐步进入中国制片人的视野。1月19日下午,全球最大的电影完片担保公司,美国电影金融公司(FFI)在上海宣告成立中国分公司,落户上海自贸区。

        美国电影金融公司1950年成立于英国伦敦,目前总部设在美国洛杉矶,是全球担保量最大的电影完片公司。公司迄今为止已经为超过7000部影片提供完片担保服务,平均每年完成超过230部电影的完片担保。目前,公司已经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德国等7个国家设立分公司。包括《汤姆·琼斯》《雨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国王的演讲》等奥斯卡获奖影片,以及《敢死队》《饥饿游戏》等中国观众熟悉的商业大片都有该公司的完片担保服务。
        对于电影金融公司进入中国,负责人们已经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考察,除了上海,国内其他城市也都向FFI抛出了橄榄枝。最终选择落脚上海,得益于上海去年推出了一系列电影新政以及自贸区的开放政策。
        美国电影金融公司全球总裁史蒂夫·兰索霍夫表示,“我们公司的最大作用就是:为电影制片方融资;并协助其有效运用资金;为投资方提供完片担保,使得他们在无需追加后期任何费用的前提下,保证所投的电影可以如期上映。”
        美国联信银行与FFI公司合作超过20年,完成超过2000部电影的拍摄。该银行娱乐集团高级副总裁杰夫·考文表示:“电影制作投资涉及风险及不可预测的因素,作为金融机构的投资方当然希望能够控制风险。完片担保公司的介入能够帮助我们评估这部影片的价值,从而决定我们愿意贷出的金额。中国电影行业的增长速度完全超出预期,金融回报也大幅增长。中国票房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的两倍,这是完全改变行业的现象。”
        去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场“完片担保——电影金融产品本土探索”的论坛上,导演唐季礼在谈到“完片担保”机制时表示,“中国电影发展这么迅猛,完片担保这个课题一定要往前推、往前走。现在很多企业都进入这个产业,把原有的人才给分散了,一个编剧可能接五个戏,一个美术指导可能接三个戏,增量的同时把整体水平给拉低了,如何保障投资方能够把控?”
        “我觉得完片担保进入中国最大的意义,是为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业增添一个健康完整的电影投资、制作、发行保障的金融体系,受益的将是这个体系里的每一方。”FFI中国区负责人叶禾卿,从中国电影产业角度出发强调了完片担保公司进入中国的意义。
        FFI落户中国之后,除了为本土影片提供担保,合拍片以及海外影片在中国的拍摄都将成为其业务范畴。美国Blumhouse制作公司首席执行官杰森·布鲁姆表示:“希望我们可以把美国制作影片的流程引进到中国,多样化影片的制片模式介绍入中国。”
        也有部分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对此持观望态度。凯羿影业CEO冯凯帅认为,国内现在中小成本的影视制作机构并没有特别需要完片担保制度。“原本现在进入这个行业的热钱很多,渠道比较丰富,融资不难,对成本控制也不难。”未来是否会尝试这一机制,冯凯帅表示,还要看完片担保公司收取资金的比例。
        此外,“什么样资质的公司可以拿到这份保险”也是冯凯帅的担忧,“中外制片模式不一样,中国到现在依然是导演中心制。这个担保公司在中国是否能够适应中国的影视环境现在也尚不得而知。在不规范的制片工业中,可能还有可能会被钻空子。”
        对于“入乡随俗”的问题,FFI公司的负责人们表示,60多年来已经在全球7个国家落地的经验让他们有信心能够面对来到中国所面临的新挑战。至于收费标准,史蒂夫表示目前尚未制定量化,但大制作的收费比例肯定会比小制作更低。
【延展阅读】
        专访FFI总裁 史蒂夫·兰索霍夫:我相信我们是能给这个行业带来改变的

美国电影金融公司总裁 史蒂夫·兰索霍夫。 澎湃新闻记者 雍凯 图
        在美国电影金融公司正式宣布落户上海前,总裁史蒂夫已经多次来到中国,考察中国的电影土壤,与中国政府接洽交流。在他第十二次来中国时,史蒂夫意识到,“或许我们应该在中国成立一家新公司”。
        不仅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完片担保是一个新名词;对于已经从事完片担保行业30多年的史蒂夫来说,在中国开展完片担保业务,同样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本土人才的缺失、工业体系的不够规范完善、特殊的电影审查制度,都成为FFI未来在中国需要应对的挑战,但也无疑也是中国电影成长的空间。
最大的困难是让片方和投资方接受这种机制
        澎湃新闻:现在整个美国每年生产的影片有多大的比例会采用完片担保的机制?
        史蒂夫:大的制片公司做电影的话,一般不用完片担保的,所以我们就只看独立制片。在美国,差不多成本超过200万美金的独立制片每年有50%到60%是使用完片担保的,这些50%—60%的影片当中我们公司参与的差不多有80%。
        澎湃新闻:正式入驻之后,预计哪一个环节最困难?
        史蒂夫: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挑战可能就是需要制片方和投资方去接受这样的一种机制。现在我们的确碰到一些人,特别是制片方会对我们有一些误解,觉得我们是来骗钱的,或者我们会来给他们制造麻烦。我接触的许多人这么对我说:“在中国,我们不要你们公司的帮助,我们筹钱拍片从来都是不需要保障的”。我想那可能一时是行得通的,但并非是长久之计。我坚信我们的业务及相关服务,会为中国的电影制作人在融资方面、投资人在资金保障方面,都有极大帮助。我相信我们是能够给这个行业带来改变的。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一些努力和教育,能够使制片方了解到我们对他们的制片不是负面的影响。要接受这种改变并不容易。
提供担保的标准全球一致
        澎湃新闻:中国这个公司会是什么样的规模和运作模式?
        史蒂夫:现在还很难预测它的规模,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业务,而我们公司的规模也的确要取决于整个市场的,或者说制片人的需求。我们当然也希望在中国能够尽快开展业务,但是这也要取决于政府的政策落地的速度。
        澎湃新闻:参与完片担保的时候考量标准主要有哪些?未来在中国,这个考量标准会不会有不同的地方?
        史蒂夫:考量的标准是全球一致的,到中国也是差不多的。我们拿到剧本和剧组融资计划,然后再和制片人碰头,看是否能够拍摄出来等等。基本上如果我们觉得这个方案、这个剧本是可行的话,就会参与其中提供完片担保。但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有本地人才的参与,因为你在伦敦的话并不知道在上海做这样的项目成本是多少,也不知道这边的人做事情的方式,所以我们需要在上海的办公室有员工来处理相关事宜,我们也已经在考虑和面试一些候选人了。
        其实两年前,我们已经开始在洛杉矶总部和伦敦办公室,我们已经有在培训说中文的员工,在伦敦有1个、在洛杉矶有2个。那么在中国我们想找的这个人才,他们应该是要有制片方面的背景和知识,或者有金融行业相关的知识背景,如果是能够使用中英双语的就更好了。
        关于植根本土,我要说这个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我们是要花很多的功夫去寻找这样的人才。过去的两年间我大概见了40多个人,希望能够为上海公司找到合适的人才。
审查不构成障碍
        澎湃新闻:未来在中国的业务会和全球有所区隔吗?
        史蒂夫:尽管大多数电影被制作成不同的语言版本被发行到世界各地去被观众所观看,电影制作人的工作却都是类似的,他们需要快捷有效地进行融资业务以及资金管理,以便他们去更好地投入电影的拍摄与制作,而不是用大部分精力去筹集资金和对投资人不断地确保财务问题安全。
        我们在中国的这个公司就像我们在其他国家的办公室一样,也是致力于帮助整个的电影融资,使之更为的简洁、透明,帮助制片商获得更多融资并更有效地使用这些资金。但是我们觉得在中国电影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和其他国家业务发展的模式有所不同,这主要是考虑到体制和法规的环境的不同,因此我们会和政府方面非常紧密地合作。我们在影片制片方面相关的金融、法律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这次的合作伙伴也有非常多的在中国进行这方面操作的经验,相信能够应付。
        澎湃新闻:在于中国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电影审查,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讯息以及有怎样的考量?
        史蒂夫:当然听说过很多,这个问题我们也是一直在考虑。在我们运作的其他国家是没有审查制度的。所以我们也是去了北京好几次,一直在跟负责审查的官员沟通。但我们也认为这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未来只能在实践的操作中逐步寻找这其中的平衡,想办法去解决。
        不过其实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和审查制度打交道,因为我们在国外合作的制片也有很多是交给中国发行的,也要接受审查制度。既然是在中国那当然还是要合规,尊重中国的法规法律和政策。